芯片采购,IC采购,芯片采购平台
芯片
每日新闻头条
中国 FPGA 赛道内卷加剧,16/28nm 竞争:国产芯片高端化仍需 3-5 年
(2024年6月29日更新)

今年 2 月 14 日,一场 498 1亿美元的大并购,让一路低调蛰伏了几年 AMD 摇身一变,成为全球 FPGA 该领域的领导者。而其收购对象赛灵思,也因此嫁入豪门 AMD 异构计算集群大战略的核心作用。

芯片采购网专注于整合国内外授权IC代理商现货资源,芯片库存实时查询,行业价格合理,采购方便IC芯片,国内专业芯片采购平台

也许是受本世纪大并购的刺激,远离大洋另一端的中国 FPGA 自年初以来,赛道也一路飙升,融资不断。

5 月 18 日,广东高云半导体宣布完成总规模 8.8 亿元的重磅 B 轮融资;5 月底,中科亿海也完成了总规模 3 亿元的 B 轮融资;时间进入 6 月,注重通用 FPGA 京微齐力芯片和新一代异构可编程计算芯片也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战略融资。

到目前为止,电、安路科技等已上市 IPO 成都华微、紫光同创等龙头企业之后,包括智多晶、高云半导体等国内主流企业 FPGA 现在公司都被绑上了资本战车。

在资TDK代理在这本书的掌舵下,再加上国产替代和芯片缺货,国产 FPGA 又将开始一场全新的博杀。

AI 芯片热后,FPGA 重获资本青睐

过去几年,AI 芯片热潮的激荡使其成为算力核心处理器之一 FPGA 轨道也经历了一波增长高峰。FPGA 与 ASIC、GPU、XPU 等算力芯片之间激烈竞争,行业针对谁? AI 对芯片最佳路线的争论也很猖獗。

但随着热潮的消退,AI 芯片轨道的资本热度早已不复存在,工业投资也逐渐回归理性,这也直接影响到曾经的热度 FPGA 在该领域,投融资自然会降温。然而,在国内芯片替代的推动下,真正高质量的目标仍然可以获得大量的融资,FPGA 中科亿海等领域自然也是如此。 3 亿元的 B 轮融资,高云半导体 8.8 亿 B 轮融资。

资本仍然乐观的原因 FPGA 赛道,与 FPGA 高保值率与强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尤其是疫情爆发后的这几年,FPGA 不仅保值,而且涨势离谱。头部公司赛灵思 XC6SLX16-3CSG225I以产品型号为例,据集微网从渠道了解,目前这款 FPGA 产品单价已高达 5 千元(华强北价)到 1 疫情刚刚开始时(2020 年初),这个 FPGA 的报价仅在 800-1200 元以内,显示出惊人的涨幅。

自然有代理商和渠道商炒货的嫌疑,但在整体缺货市场下,这种波动也让市场再次感受到 FPGA 与其他类型的芯片相比,价格的强度。

从国内品牌的低端 FPGA 近年来产品的价格变化可以一窥端倪。与龙头企业赛灵思相比,安路科技等国内品牌 FPGA 虽然产品价格变化不明显,但保值率仍然很高。

根据安路科技正式上市前披露的信息 IPO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 年,ELF 低功耗系列 FPGA 产品平均单价仅为 7.37 元 / 颗;到了 2019 年,价格直接上涨 12.96 元 / 颗;2020 虽然年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不变 12.23 元 / 颗的价格,波动;但是 2021 上半年又涨到了 13.84 元 / 颗。尽管安路科技 FPGA 产品定位低端,但四年来价格仍在上涨,背后有缺芯潮的影响,但 FPGA 芯片的高保值率特性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毕竟,从成本和周期的角度开发一个 FPGA 这并不容易,一些业内人士曾对集微网说:FPGA 生命周期可达 15-20 年产品背后要投入巨大。例如,一个采用新工艺的模型 FPGA 产品研发周期约 3-5 年,研发成功后,产品的催熟和量产仍需 1-2 年,量产后到客户项目量产落地还需要 1-2 年,产品落地后真正普及成为市场主流还需要 3 年左右。”

所以要成功落地一个, FPGA 芯片的前期准备时间很长,粗略估计大概需要 5-8 一年的时间。更不用说流片的成本几千万美元了,这也决定了 FPGA 自始至终都是对耐力、技术、财力等方面的极端考验。

都想成为下一个赛灵思

每一家中国芯片企业都有成为行业领导者甚至世界级芯片巨头的梦想,尤其是对于 FPGA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门槛的轨道。即使面临着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资本和利润等多重压力,纵观目前任何业 FPGA 企业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和资源调度,努力成为下一个赛灵思。

目前,只有运行最快的企业才能真正获得这一波缺乏核心、国内替代和国外供应链断层的红利。企业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最多的客户和行业资源,将产品引入各种可用项目,实现利益最大化。

为了争夺客户和项目资源,国内 FPGA 企业之间已经开始了明争暗斗,最直接的就是打价格战。有业内厂商直言:即使现在国内, FPGA 只有十几家厂家,但对国内来说, FPGA 赛道已经相当多了,这必然会导致企业通过降价来笼络市场。FPGA 行业价格战已经开始。

这也符合资本市场的血性和贪婪 FPGA 目前大部分产品都定位在低端市场,用价格碾压竞争对手,抢客户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的一贯套路。随着国内后续的发展, FPGA 随着赛道竞争的不断加剧,业内人士表示,这场价格战可能会越来越激烈,这也将加速洗牌期的到来。

背后的原因可想而知,因为在各种疯狂的资本眼中,中国只有一个赛灵思。这家公司最终获得桂冠的公司必须能够在中国获得桂冠 FPGA 在价格战期间,市场野蛮增长获得的客户资源最多,商业利润最快,民用高端潜力最大 FPGA 市场和大规模企业。其余的追随者,或成为中国的Lattice,或等到市场红利期过后,恢复活力的海外 FPGA 品牌顺势反杀。

征战 16/28nm 节点,国产 FPGA 高端化仍需 3-5 年

资本的助推,即使是在国内 FPGA 赛道增添了足够的火药味,但芯片的迭代必须脚踏实地,像 FPGA 从低端到高端,这种高门槛领域并非一蹴而就。目前,据集微网了解,国内大部分出货都集中在工艺节点上。 40nm、55nm 工艺水平,但国外最赚钱的还是 28nm 在工艺节点和中大型设备上,国内外至少存在工艺差距 2-3 代。

但有业内观点认为,随着国内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扩大,2022年 年至 2023 年,全国制造 FPGA 将在 28nm 工艺节点竞争激烈。

国内某 FPGA 芯片企业内部人士告诉笔者:16nm 和 28nm 将是国内 FPGA 下一个市场竞争的主流节点,光是这两个节点就足够国内了 FPGA 厂家吃了好几年了。而且目前国产 FPGA 比如更高的工艺 7nm 其实做方向意义不大,因为高端 FPGA 该领域的客户数量太少,很难弥补芯片从研发、流片到大规模生产和交付整个过程的成本。目前,中国大量依靠融资生活 FPGA 芯片公司得不偿失,更何况目前国内民用 FPGA 在没有企业真正盈利的情况下。”

因此,诸如 16nm 以及 28nm 这种相对成熟的工艺产品将是国内的 FPGA 未来几年几年的主场战斗。 FPGA 想要在 14nm 亿门级甚至 7nm 业内人士承认,如果在更高端的领域取得成就,还需要 3 年,长则需要 5 年时间。

这背后也取决于很多因素,应该 FPGA 芯片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包括研发周期、硬件、软件设计、客户周期等。例如,在软件算法方面,目前在中国 FPGA 原厂大规模 EDA 工具集中于 100k 逻辑规模,300K 在上述情况下,软件上的布通率不高,这对每一个很大的挑战。

此外,在工艺方面,国内 FPGA 国内也需要这样 SMIC 如此类芯片代工巨头 7nm 更先进的工艺迭代不再受外部限制。只有真正突破整个供应链的市场和技术封锁,国内 FPGA 逐渐走出高端之路。


芯片采购网|IC采购|IC代理商 - 国内专业的芯片采购平台
芯片采购网专注整合国内外授权IC代理商的现货资源,轻松采购IC芯片,是国内专业的芯片采购平台